原文地址:终于还是签了

美国和乌克兰的矿产协议终于还是签了。
乌克兰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因为很容易被质疑为卖国,所以他们主动披露了协议内容。
内容不长,我几分钟就看完了,感觉只是一个大的合作框架,基本上没有涉及具体的落地细节,后续肯定还要补充详细条款。不过在这份协议里我还是提炼出了几个要点:
1、乌克兰没有承认之前美国的援助是债务。
2、美国也放弃了把5000亿美元写进文本里,5000亿美元一直是特朗普主张的数字,但实际上是狮子大开口,真实援助只有1000-1500亿美元。
3、美国没有在协议里承诺对乌克兰的安全保护,这是此前乌克兰一直竭力争取的。但既然签了这个协议,还是希望美国能看在挖矿收益的份上,多少主持一下公道。
4、之前的矿产、国有公司、开发项目,都依旧归乌克兰所有,美国分新增项目收益的50%,注意是新增项目。
5、未来10年收益都用于在乌克兰再投资,不分配利润。
差不多就是这样,其实和之前在白宫吵架时的版本没太大区别,特朗普政府没做实质性的让步,只是放弃了硬要乌克兰承认5000亿美元的债务,这是属于面子问题,承不承认并不影响美国未来从基金里拿收益。
而乌克兰最想要的安全承诺美国没有给,矿是要挖的,毛子打过来美国是不管的,当然如果挖矿的收益很丰厚,丰厚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忍不住要管了。帝国主义可以不讲信义,但不会舍弃利益,这也是泽连斯基权衡再三决定签字的原因。
美国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大国,他们盯上的是乌克兰的稀土矿,据说占全球的5%。但乌境内的稀土矿很多都是苏联时期勘探的,这么多年过去了都没有挖,要么矿品不好,开采的成本高,要么就是数据真实性存疑。
中国的稀土产能占全球90%,贸易战以来封锁了对美出口,前几天看官媒说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存货只剩几个月了。稀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搭建的产业链,美国就算明天就开施工队去乌克兰挖,这远水也解不了近渴,感觉这次的矿产协议更多是政治层面的意义,短期根本看不到回报。
……
今天网络最大的热点依然是协和4+4那件事,网友还在不依不饶的挖掘,最新的热点是董医生的毕业论文,涉嫌抄袭其姑姑带的某个学生论文,那个学生是残障人士,母亲超市打工供其上学,据说还被延期毕业一年。
这成了网民们的新怒点,骂声涛涛,董医生全家喜提开盒套餐,照片不打码在全网传播,讲真这个网络暴力挺吓人的,他们一家虽然是高门世家,但肯定没有过被全社会声讨指责的经历,我猜他们这几天的感受就是天塌下来,世界都被挤碎了。
吃瓜归吃瓜,我觉得还是不要指名道姓,不要透露具体信息,更不要传播照片,这些可能造成不可控的后果。说到底我至今也不觉得这几个当事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,他们只是利用灰色规则为自己和家人谋利,你可以说他们不道德,但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芸芸众生,中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一尘不染呢?
很多网民是借着这件事发泄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愤慨,那就批判制度好了,没必要追着个人穷追猛打。他们家确实比普通人的社会地位高一些,但也不算真正的权贵,否则你就没机会骂了。
在这件事里我比较好奇的是,协和的4+4是从美国学来的,那美国为什么会设置这么奇怪的学制呢?
搜了一下,是从1910年**《弗莱克斯纳报告》发布后做的医学改革,确立了“4年非医学本科+4年医学院”的体系。这个报告认为医学需要扎实的科学基础和跨学科背景,所以就不再招收医学本科生。但会要求本科生修满生物学、化学等核心课程,通过MCAT考试(满分528分,顶尖医学院录取线约518分)和多维度面试。**
总之要求很严格,学制很长,学费还贵,也是美国低收入家庭上不起的。我觉得美国教育体系在刻意的控制医学生的产量,从而维持医生的稀缺性和精英化,美国医生和律师常年位列收入top3的职业。
相比之下中国的医生倒没怎么刻意的限制供给量,教育体系规模化培养医生,量大管饱,至于待遇和社会地位什么的和美国是没法比的。这是我们的国情,咱们现在社会保障制度都已经颇感压力,也实在没有空间去给医生开出那么高的待遇。
但少数像协和这样的知名医院还是很稀缺的,小范围学习美国搞4+4培养模式,就容易被有背景的人士盯上,成为输送子女的vip通道。
其实美国那边类似的特殊通道更严重,不过他们不玩阴的,人家是明着来。美国名校有传承招生的惯例,会优先录取校友子女或者捐款富豪的子女,录取率比普通考生高5-7倍。一代藤校,代代藤校,人比咱们玩的溜。
另外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2024年调查显示,48%的通讯作者与论文研究者存在亲属关系,哈哈哈,所以世界大同,哪哪都一样。
所以放平心态,自己有本事多努力,争取以后托举自己的孩子,自己没机会就躺平,祈祷抽到下一代的基因彩票。
就酱。
精选留言
-
free仔(来自广东) 猫哥,父母执意要用全部积蓄在深圳全款买房,劝不住咋办?我离异带娃,不想买房,几百万理财完全能赚够房租,干嘛要买房返贫?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广东) 你也没有把握房价一定还会往下跌,所以你缺乏说服父母的硬道理,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就是这钱谁挣的听谁的。父母的钱让他们自己做主,你别管。
-
天籁(来自辽宁) 成年人,做错事情就做好承受代价的准备,给是否应该承受这些一点关系没有,这就是社会现实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辽宁) 这几个当事人做错事的程度,远远不至于遭受如此程度的网络暴力,现在是全国人民把对制度的不满都发泄到他们一家人身上。当事人还怀着孕呢,这要是胎儿有个啥意外,诸位也要担心自己沾上因果吧。
-
陨石猎人(来自河南) 猫哥,父母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家电店,现在经济下行生意不好干了,我妈不舍得用人,送货啥的都让我干,最要命的是国补,程序及其繁琐,要被压的喘不过气了[晕]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河南) 还好吧,起码你们的店能参与国补,累就累点呗,还有参与不了的才更艰难。
-
hellen(来自广东) 别的行业可以利用资源和人脉为子女铺路,但是医学不行,人命关天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广东) 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糟糕,美国的医学生也有很高的门槛,没钱人家的孩子根本上都上不起,但美国的医疗行业监管很严,所以整体水平很高,那些二代出来当医生也整挺好。
-
爱笑的怪人(来自浙江) 藤校私立的吧,国内高校国家这么补贴,不好一起比较的。除非你直接明码标价捐款多少就给入,国家也能少点负担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浙江) 美国那些私立学校的收入确实比国内多元化,来自学费的,来自捐赠的,来自社会投资的,但也有国家项目拨款的,并不完全是私营的私产。我们的公立学校主要来自政府财政,所以确实要更注重社会公平性。
-
付佳(来自上海) 肖主任原配也停诊了?为什么?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上海) 她把ppt推到网上,引起了整个互联网的滔天巨浪,作为当事人之一她现在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如果换做是你你还能心平气和的去上班吗。你们大部分人都没经历过被舆情集火关注的那种感觉,普通人连出门都不敢的。
-
吴文峰(来自江西) 董医生一家可以告网友侵犯隐私吗?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江西) 理论上那些发他们照片的账号是可以起诉控告的,但目前他们只敢缩起来等舆情风暴过去,哪敢出来打官司啊,口水淹都淹死了。
-
渔夫(来自安徽) 37,美帝不过劳动节吗?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安徽) 回复 猫笔刀 :有一点我记错了,不是上世纪80年代,是19世纪80年代,隔了一百多年了,但事就这么个事。
-
顾远(来自上海) 他们是签了,可是俄方还是接着打乌克兰啊……[擦汗]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上海) 没毛病,俄罗斯又没签停火协议,他们觉得自己有优势当然可以继续打了。
-
三水笑(来自湖北) 何止这一点,外公利用关系把医院项目包给女婿单位。4+4,去美国第一个4费用很高的。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湖北) 我今天看到微博辟谣,说外公和爷爷的都不是真的。这几天信息爆出来的太多,有时候也分不清真假。情绪冲的太快,事实跟不上了。[捂脸]
-
6 3 。(来自上海) 1080,美国数据不好,纳斯达克怎么还起来了
-
优游(来自土耳其) Duang
- 猫笔刀(作者)(来自土耳其) 敲钟了,散会散会,大家长假玩的开心。[猪头][月亮]